首页 实时讯息

实时讯息

“输液促销”这类病得赶紧治!

2025-06-23 15:58:00 0

近日有网友爆料,成都市金牛区一诊所开展“50元输三天液”相关促销活动。6月21日,成都市金牛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称,此事发生在今年3月15日前后,目前已立案开展调查,对涉嫌违法行为,将依法严厉查处。无独有偶,日前安徽合肥一诊所开业挂“输液半价”横幅也引发争议。

促销优惠放在商场、超市司空见惯,但放在以救死扶伤为宗旨的医疗机构里,就显得十分荒唐。虽然不排除诊所的出发点是想给患者“让利”,但真正服务好患者,应体现在让输液次数少、治疗效果好,而不是以低价为诱饵,诱导患者盲目输液。输液成为“促销品”,实际上打折的是“医者仁心”。

目前涉事诊所已撤下相关宣传,但若其经营理念未变,有可能以其他方式进行商业炒作。这并非没有前车之鉴。近年来,从“生意兴隆”的对联,到“手术室里全是钱”的横幅,再到“输液会员价68元”的广告,此类不当宣传已在多个医疗机构发生。

撤下有形的横幅容易,但清除过度逐利的思维却很难。很明显,这些不当宣传不仅涉嫌违反《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和广告法,也折射出部分医疗机构价值观的严重错位。他们将医疗服务简单等同于金钱交易,不仅侵蚀了医患关系的信任基础,也偏离了医疗机构的公益属性。而此类事件屡禁不止,也暴露出监管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医疗服务绝非普通商品,“输液促销”这类病得赶紧治!接下来,监管部门必须动真格了,要完善医疗广告审查机制,建立常态化巡查制度,大幅提高违法成本,让违法违规者付出代价。此外,还应通过科普宣传等方式,普及合理用药和科学就医理念,帮助患者识别过度医疗陷阱。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医疗机构并非不能营利,但前提是必须以病人为本。只有敬畏生命,恪守专业伦理,才是对患者的最大尊重。(中国经济网 武晓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