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实时讯息

梅龙山下的乡土情怀——退休教师彭光前返乡耕耘10余载小记

2025-05-22 14:40:00 0

在双峰县梓门桥镇千金村,有这样一道独特且令人动容的风景线: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肩挎水杯,手握耙头,穿梭于田间地头。他就是退休教师彭光前,正以他的热忱与执着,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踏出坚实的脚印,用一生书写着对乡土的眷恋与热爱。

诗意菜园构筑乡村生活美学空间

彭光前退休后,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成为他回乡奋斗的强大动力。今年,他精心改造自家多块自留地,大胆尝试种植黑芝麻、黑豆和绿豆。从最初的种子精挑细选,到育苗时的悉心呵护,再到生长过程中的灌溉、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倾注了大量心血。

彭光前的私家菜园,宛如一座乡村田园美学的殿堂。春天,五彩斑斓的野花在篱笆边随风摇曳,为菜园增添了一抹浪漫色彩;夏天,黄瓜藤蔓顺着支架肆意攀爬,圆润饱满的番茄挂满枝头,一片生机勃勃;秋天,金黄的南瓜、火红的辣椒点缀在藤蔓间,描绘出一幅丰收的壮丽画卷。

(彭光前的家庭菜园)

彭光前这里不仅是天然绿色蔬菜的供应地,更是四季如画的花园。闲暇时光,村民们总爱聚集在此,围坐在一起,品一杯清茶,听彭光前讲述种植的趣事和生活的感悟。这座菜园,早已超越了物质层面的意义,成为邻里之间交流情感、共享美好时光、寄托乡愁的精神家园,让乡村生活充满了温馨与诗意。

情暖邻里无私奉献传递人间大爱

“土地孕育的不仅是作物,更是浓浓的人情味。”这是彭光前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今年5月,黄瓜丰收之际,彭光前将新鲜的黄瓜送给87岁患病的退休工人彭仁日,让他提前尝鲜,这一举动尽显尊老之情,用行动传递着关怀与温暖。

前不久,5月11日,他组织的《巧管千金水》历史电影放映活动现场,电影队活动小组的30余位成员在观影间隙来到他家。大家品尝着园中的新鲜黄瓜,清爽甘甜的口感赢得了众人的连连称赞。写作爱好者、青兰彭氏好媳妇凌育平告别时,还高兴地带上一把芹菜,笑称:“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蔬菜,就是激发我创作灵感的‘宝藏’!” 彭光前的善举,不仅让大家品尝到了美味的蔬菜,更温暖了人心,让乡村充满了浓浓的爱意。

产业引领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发展

从自家菜园的成功实践,到推动全村的产业发展,彭光前毫无保留地分享着自己多年积累的种植经验和人脉资源。他充分利用村里整治后的良好环境,大力发展农副业生产。

根据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彭光前引导村民种植有机蔬菜、优质水果等特色农作物,并积极为村民联系销售渠道,让农产品顺利转化为收入。同时,他鼓励村民利用闲置土地发展家庭养殖,成功探索出种植与养殖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从教书育人的三尺讲台,到乡村振兴的广袤田野,他始终坚守初心,用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2023年他70岁生日时,学生们自发组织为他送去锦旗和寿匾,表达对恩师的敬重与感激。

(学生们为他送上寿匾和锦旗以表谢恩)

回到乡村的彭光前,创建了500人的微信群,10余年来,每天清晨准时在群里分享乡村致富信息和“新闻早班车”。他自己带头投身农业生产,通过微信群将种植经验、市场信息传递给乡亲。他还自费购买无人机,深入千金村、星火村等周边村落,为双季稻农业生产和乡村发展规划出谋划策,受到梓门桥镇党委政府的大会表扬。

彭光前老师的故事,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乡村振兴的前行道路。他愿用一生的坚守与付出,告诉我们:只要心怀热爱,勇往直前,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都能为社会、为家乡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彭永珍)

一审:谭洲伟 二审:罗江 三审:刘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