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腔调文化季好戏连台 非遗保护再升级
7月19日至20日,由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西双版纳州文化和旅游局指导,济南市文化馆(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济南弘阳广场等单位主办的“东方腔调文化季”在弘阳广场盛大启动,傣味泼水节、打歌舞等特色活动与滇鲁特色市集齐聚亮相,掀起了一场绚丽多彩的文化浪潮。

活动期间,济南市文化馆一楼大厅和弘阳广场同步开启了“看得见、摸得着、尝得到”的非遗市集。济南市文化馆精心组织20个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非遗项目,与云南民族特色的非遗项目同台“对话”,成为活动中的一大亮点。活动现场,老济南豆豉、甜沫、糖画等传统美食,与云南鲜花饼、小粒咖啡、酸角汁等特色美味相互映衬,引得游客纷纷驻足品尝、购买;济南面塑、济南剪纸、济南微雕等文创产品,与傣族织锦、云南银饰、瓦猫等特色物件交相辉映,让游客流连忘返、爱不释手。非遗传承人通过作品展示、技艺讲解、体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向游客展现了非遗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
在济南市文化馆,民族巡游与彩云之南快闪表演精彩上演。身着绚丽民族服饰的云南表演者载歌载舞,巡游穿梭于馆内;快闪表演则以灵动舞姿与欢快的歌声点燃现场氛围,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市集上的济南老玩具唤起人们的童年记忆,玲珑剔透的蛋壳雕刻令人叹为观止,美妙绝伦的葫芦烙画堪称独一无二的艺术藏品······现场游客或拍照留念、或欢喜入手,在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的沟通中,了解非遗、热爱非遗,成为非遗的参与者和推广者。济南市槐荫区大杨小学的学生们也来到现场,在传承人的指导下学习了非遗知识,并亲手制作了蜂蜡。“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蜂蜡是这样制作的,刚凝固的蜂蜡摸起来软软的,还能做出这么多好看的模型,太神奇了!”一名学生举着自己的作品兴奋地说。
“东方腔调文化季是深化‘非遗+旅游’融合的创新实践,这种跨地域的文化互动,既让市民朋友在家门口就能接触多元非遗,又为非遗传承人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推动了非遗从‘保护’向‘创新性发展’升级。”济南市文化馆非遗保护部负责人付伟安现场表示。



据悉,7月26日至8月17日每周六,济南市文化馆将联合弘阳广场开设“非遗大师工坊”,邀请传承人免费开设4期非遗公开课。同时,济南市文化馆将陆续推出“花城百花泉城绽放”广州市非遗精品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山东省剪纸艺术精品展等非遗展览、“传承非遗乐享暑期”济南市暑期非遗体验大课堂等特色活动,丰富市民暑期文化生活,助力我市非遗保护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济南日报1爱济南 记者:陈炜敏 通讯员:刘鹏 鲍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