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实时讯息

“原来课可以这样教!”湖北乡村新教师岗前培训纪实

2025-08-15 12:35:00 0

培训现场。 摄影:黄飞飞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沈素芬 实习生周雅玲 通讯员 刘文贤)八月的武汉,暑气未消,湖北经济学院的校园里涌动着别样的热情。8月11日,由湖北省教育厅主办、湖北经济学院承办的2025年荆楚新教师岗前培训正式拉开帷幕。来自湖北各地的1890名乡村新教师和150名经验丰富的辅导员汇聚于此,带着“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的信念,展开为期15天的淬炼之旅。

19年坚守,湖北经院的师道接力赛

培训现场。 摄影:黄飞飞

“这已经是我们连续第19年承办湖北省新教师培训了,累计培训学员超过6万人。”开班典礼上,湖北经济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国安的话语里,透出责任感与自豪感。对他和整个学校而言,每年的新教师培训,都是一场全力以赴的“硬仗”:“我们的追求,就是一切‘以学员为中心’,从学习到生活,尽全力确保平稳顺利。”

周臣仙老师分享培训感受。 摄影:黄飞飞

恩施市白洋坪镇初级中学的周臣仙老师,就是这6万分之一。2019年,她第一次以学员身份来到这里;2022年起,她开始以辅导员身份“回家”。“充电”,是她最常提到的词。

今年,周臣仙负责社团工作,任务繁忙:晚上组织多彩的社团活动,白天承担创新的“情境式导课”。她们通过情景剧的形式,把乡村课堂的真实场景搬到了培训现场。“针对乡村常见的资源匮乏,我们就如何利用农村随处可见的自然资源上好一堂课,让学员们瞬间抓住要点,看到可能性。”她形容这种方式“直击人心”。

除了用心的课程,让周臣仙心头一热的,还有湖北经济学院提供的贴心服务:“为了方便全体老师出行,经院把全校的电动车免费开放给我们使用;宿管阿姨们更是会把生活用品提前整整齐齐摆放到每个人的床位上,那种朴实、勤恳和无声的奉献,特别打动我们。”

黄春立老师讲述培训的故事。 摄影:黄飞飞

来自湖北十堰竹溪县丰溪镇中心学校的黄春立老师,在大山深处坚守了13年。他2019年加入辅导员队伍,至今也已6年。从最初在学习部统筹近2000人的课程与成果,到今年担任一个支部的书记,黄春立肩上的担子不轻,收获的感动却更多。“经院把吃饭、出行、生活物资等事情给我们安排得妥妥的,而带队的老师则每晚带着大家复盘到深夜……”说起这些细节,黄春立声音有些哽咽,“在这里,我感受到的不仅是学到了知识,更有一种被尊重的温暖。”

“稻草举重”与“十元钱千分爱”,打造面向未来的课堂

长达15天的培训,绝非枯燥的理论灌输。光师资阵容就堪称“顶配”:院士、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双一流高校博导、奥运冠军、全国师德楷模,悉数来到课堂,与教师学员们亲切交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以《人形机器人及具身智能》为题作培训辅导。 摄影:黄飞飞

据湖北经济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张治武介绍,今年的课程内容精心设计为政治素养与文化修养、职业感悟与师德践行、教学技能与班级管理、职业规划与发展指导等四大核心模块。“但培训不走老路,而是面向未来,尤其注重‘低成本的教育创新’。”张治武说。

培训现场。 摄影:黄飞飞

何为“低成本创新”?几个生动的例子跃然眼前。

首先是令人拍案叫绝的“稻草运动会”:路边随手捡来的稻草,能化身“杠铃”,学员们分成代表队,模拟举重比赛。这项活动不仅趣味盎然,更锻炼和提升了参与者的观察力、模仿力及团队协作力。更振奋人心的是,奥运冠军汪周雨、杨威也曾参与其中!这组活动设计,教会教师们化平凡为神奇、寓教于乐,将“好点子”带回资源相对有限的乡村课堂。

另一个暖心的活动是“十元钱千分爱”,规则简单却充满挑战:用不超过10元钱,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此前,恩施宣恩的老师曾用2元钱买了奖状,引导留守乡村的学生写下对奶奶的心里话,送去心灵的慰藉;黄石的一所学校,用几块钱买了笔墨纸砚,师生们书写宣传语,帮助一个困境家庭的豆腐摊打开了销路。“这不仅仅是解决实际困难,更是在小心翼翼地维护受助者的尊严,传递善意与温度。”相关负责人说。

新教师培训中,处处体现着“集体”的力量与温度。一面需要所有老师共同画一笔、缝一线才能完成的大旗,在协作中冉冉升起。这面旗帜,凝聚的是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生动诠释着“文化来自人人、属于人人、引领人人”的教育理念。课程遵循着“形式即内容、台下即台上、课内即课外”的原则,强调“人人是自己的主角,舞台是人人的舞台,台上台下都是主角。”

薪火相传,以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

培训现场。 摄影:黄飞飞

培训的成效,最终要落在学员们的收获与转变上。他们的反馈,朴实而充满希望。

来自湖北襄阳、毕业于上海电机学院的新教师韩宜,对科技实践环节印象深刻。“在这里,我们学会用铁丝、小马达和电池做出简单的装置,这些材料在乡村也很容易找到。以后我走上岗位,就能带学生们一起动手做。这不仅能让他们体验动手的乐趣,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能拉近他们和科技和机器人的距离,点燃探索的兴趣!” 她兴奋地说。

培训现场。 摄影:黄飞飞

来自恩施小渡船中学的黄琼瑶,则对小组协作探究的模式赞不绝口。“我所在的小组活动和高阶思维培养相关,这种形式能让学生在讨论中自己发现问题、主动探究解决方案,这才是为他们的长远成长真正打基础!”黄琼瑶说。

最动人的反馈之一,来自已有9年教龄的恩施市施州小学老师李琦琦。2016年,她作为新教师参加过岗培,那时她教初中。如今考取了小学数学岗位,即将面对一群天真懵懂的一年级新生。身份的转换让她既期待又忐忑。这次培训中,余婧老师关于一年级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分享,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她的心。“余老师让我深刻认识到,对于这么小的孩子,首要的不是分数,是关注他们的健康快乐,是培养兴趣,是建立信任!” 李琦琦深受启发,她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将一线教师的宝贵经验融入自己未来的工作中。“也许,开学第一天,我该准备些小糖果?” 她的笑容里,充满了对守护童心的温柔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