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实时讯息

民生网事丨安阳 :战高温 全力以赴迎“烤”验

2025-07-15 11:06:00 0

民生网事

战高温 全力以赴迎“烤”验

安阳融媒记者 李杉 王嘉晨

7月13日,市气象部门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自7月7日小暑节气以来,持续高温闷热天气给生产、生活带来严峻“烤”验。安阳市多部门、各行业纷纷行动,有效应对高温天气,优化调整施工作业时段,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关心关爱奋战在一线的户外劳动者、城市建设者,为他们提供休息、纳凉的歇脚地。供水、供电、供气等重点民生企业全力保供,守好城市安全运行“生命线”。

多措并举

为户外劳动者送去“清凉包”

7月12日13时56分,骄阳似火。天气预报显示,室外温度达40℃。烈日当头,体感温度更高,直逼50℃。

刚送完一单外卖的外卖骑手李刚拧开2000毫升的大容量水杯,咕咚咕咚喝起来。“最热的时候也是我们最忙的时候,出汗多且喝水量大,半天要喝一壶水。”李刚说。由于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外奔波,他用遮阳帽、太阳镜、防晒袖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以免晒伤。

高温天气下,像外卖骑手李刚一样坚守岗位的户外劳动者不计其数。

为保障户外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我市各方协同努力,通过设置休息室、错时作业、加强防暑物资保障和防暑培训等方式,织密织牢户外劳动者的健康安全防护网。

都里镇工会工作人员为户外劳动者送清凉(岳园园 摄)

为降低高温时段人工作业强度和高温天气作业对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影响,市总工会按照上级要求,开展了工会送清凉活动。同时,我市通过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等阵地,为一线职工和户外劳动者提供避暑场所、防暑设施,便于他们避暑纳凉。

万达商圈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内,经常有快递员、外卖员、环卫工人在纳凉、休息。“驿站里有空调、饮水机等,在附近跑单累了、热了,就进来歇歇脚,十分解乏。”负责附近区域送货的快递员王强说。在我市,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有很多,分散在各个主次街道、黄金商圈附近。高温天气,不少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不仅开足了冷气,除常规提供藿香正气水、创可贴等应急药品之外,还特别提供冰镇矿泉水、雪糕、绿豆水、西瓜等降温食品,让户外劳动者可以随享清凉。

盘庚中社区工作人员给环卫工人倒绿豆水(安阳融媒记者 王嘉晨 摄)

身着橙黄色马甲的环卫工人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奋战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不断擦亮城市的“颜值”。目前,我市环卫部门结合自身生产特点和劳动条件,通过机扫作业、轮换作业、错峰作业、避开高温时段作业等方式,灵活调整环卫工人作业时间及作业模式,充分保障高温期间户外环卫工人的身体健康。

商场为户外劳动者群体提供免费休息区域;外卖平台企业自觉调整优化配送范围和取送路线,在极端高温天气下为骑手提供配送补时服务;由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商会、社会爱心人士等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行动,为户外劳动者送上解暑饮品、防暑包;街道、社区积极开展暑期防病知识宣传、防暑知识科普、心理疏导,普及高温危害及防护知识,提高职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社会多方都在积极作为,为不畏酷暑、坚持奋战在一线的户外劳动者送去清凉与关爱。

迎峰度夏

守好城市安全运行“生命线”

水电气供应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近期,我市气温居高不下,给水电气保供单位带来“烤”验。对此,相关单位提前制订方案,周密部署,确保各行各业平稳运转、广大市民安全度夏。

7月5日20时,我市东风路、灯塔路、永安街及北大街区域出现无水或水压骤降的紧急情况。安阳城乡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紧急下派工单,要求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排查和抢修。该公司供水管网管理部通过现场排查,锁定漏水点为人民大道与东风路交叉口附近主干管网。为尽快控制险情,抢修人员果断关闭人民大道和灯塔路两个DN600阀门进行止水。尽管正值高温天气且夜晚光线不足,但抢修人员连夜奋战,经过近4个小时的不懈努力,抢修工作顺利完成,供水恢复正常。

工人对供水管网进行巡检(安阳融媒记者 李杉 摄)

加强管网巡查检漏、做好日常水质检测、畅通24小时供水服务热线……6月中旬以来,受高温天气影响,居民用水量持续增加,用水高峰时段明显延长。该公司制订详细保供方案,充分利用卫星技术加强管网巡查检漏,配齐抢修物料和人员,提升快速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水平;利用24小时供水服务热线,及时解决居民用水过程中的问题,为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做好已管理二次供水小区的日常巡检维护工作,加强抢修车辆、应急送水车辆的使用和调度;积极宣传,引导各类用户线上缴费,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好的质量保障城市供水。

夏季是用电高峰期。2025年,我市预计最大负荷515万千瓦,同比增长11.5%,供需整体平衡。

工人对供电设备开展红外测温(张阳 摄)

为确保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国网安阳供电公司制订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作方案,细化10个方面66项措施,扎实开展设备精益运维,差异化开展重要变电站、输配电线路等精细化运维,细化完善“一线一档、一段一策”运维策略,做好高温大负荷应对工作和设备带电检测,加强消防隐患排查管控,强化人员高温作业防护;组织134支抢修队伍、17台应急发电车、74台应急发电机随时待命,形成“网格式”分区抢修网络,确保拉得出、顶得上。

工人对燃气管网进行日常维护检修(安阳融媒记者 李杉 摄)

除供水、供电外,燃气保障同样是守护城市安全运行的关键一环。安阳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多措并举,全力保障夏季燃气供应安全平稳运行。该公司以“保安全、稳供应”为核心,全方位开展燃气管网及设施设备维保工作,强化日常巡检机制,针对道路及小区施工改造区域、商圈、医院、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管线、阀门井、调压站等关键燃气设施,增加巡检频次,提升精细化程度,动态监测运行状态;同步建立隐患快速处置体系,通过技术手段实时排查燃气输配过程中的风险点,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整改,全力保障燃气设施、管线稳定运行;严格落实高温作业保障,对需室外露天作业或采取降温措施后仍无法将作业环境温度降至33℃以下的一线劳动者,足额发放防暑降温物品及高温津贴,并合理调整作业时间,避开高温时段,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

积极应对

织密高温天气安全防护网

为应对持续高温天气,我市工业企业、重大项目、建筑施工工地采取调整作业时间、发放防暑降温物资等措施,为高温下的劳动者送去阵阵清凉。

建筑施工工地为工人提供绿豆水(安阳融媒记者 李杉 摄)

在位于北关区向阳路与洹滨南路交叉口的和枫雅居项目施工现场,工人正紧张有序作业,休息区备有绿豆水、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物品。“高温天气时,我们将施工时间调整为上午6点到10点,下午3点到7点,避开高温时段。”项目现场负责人张磊表示,“项目严格执行高温天气安全防范工作相关要求,强化工作场所防暑降温措施,实行‘抓两头、歇中间’,优化作业时段,防止工人在户外高温条件下高强度劳动,同时加强施工人员安全培训和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提前准备防暑降温物资,确保施工安全和人员安全。”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于5月和7月分别印发了关于做好高温天气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建项目落实好高温施工安全防范措施,合理调整施工作业时间,采取“抓两头、歇中间”或轮换作业的办法,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日最高气温40℃以上时,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气温37℃以上、40℃以下时,当天11时至15时高温时段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禁止安排高空作业;密切关注从业人员身体状况,及时提供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物资。

建筑工人错峰作业(安阳融媒记者 李杉 摄)

为确保夏季生产安全,林州林钢铸管科技有限公司结合实际情况,制订详细的夏季安全生产工作方案,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高强度劳动,同时加强人文关怀,为职工发放绿豆汤、冰糕、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物品;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维护和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全力确保生产经营活动顺利开展,保障职工安全与健康。

当前,玉米已进入拔节期,全市土壤墒情整体适宜,气温较高。据气象部门数据,自6月下旬以来,全市平均气温为28.3℃,较常年同期偏高,秋作物进入快速生长期。

夏播以来,市农业农村部门及时制定技术指导意见,积极组织农技专家进村入户到田,指导农民抢墒播种、科学浇灌,开展化学除草。目前,秋作物整体长势良好。

随着玉米单产提升工作的推进,全市玉米种植密度也不断提高。如何在增加密度的情况下实现不倒伏并增产增效,适时化控是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措施。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张桂堂介绍:“对于密度在5000株/亩以上或植株叶片宽大、茎秆细弱的旺长田块,建议进行化控,一般来说,6片至8片展开叶喷施控旺剂效果最好。控旺剂选择胺鲜乙烯利等,均匀喷到玉米顶部叶片,千万不要重喷,以免浓度过大导致控旺过大,影响玉米产量。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喷施控旺剂建议选择下午。针对多雨天气,如果喷完控旺剂6个小时遇到降雨,建议间隔五六天后减少一半用量再补喷一遍。”

网友有话

齐心协力送清凉

网友“热得姥姥开空调”:高温是气象数据上的数字,而城市的温度,在于点点滴滴的关爱与守护。虽然只是捐赠一箱水,递去一碗绿豆汤,但当大家都站出来,做一点具体的工作,就能为户外工作者“遮阳”,为城市“降温”。

城市治理要借助前沿技术

网友“会飞的鱼”:引入物联网、传感器和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可以实现对水电气设备的全方位、实时监测,精准“诊断”设备的健康状况,及时避免高温、严寒天气下发生故障。

送清凉要充分考虑民生需求

网友“花开花落”:对于老年群体、病弱孕童等重点人群,要多一些关怀,比如社区为避暑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帮助,有能力的街道组织开展托管服务、开设暑假少儿公益课堂等,帮助解决老人和放假学生独自居家的问题。

(来源:安阳融媒《安阳日报》)